line law economics education fb ig

那些出口額沒告訴你的事——失控天秤上的台灣水果外銷產業

專題記者/ 陳棟、張玟榕、梁嘉容、簡毅慧 |2019.05.21
leading image of this article

「貨出去,人進來,高雄發大財!」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,主打農業外銷,前往中國廣東大動作簽下10億元訂單,其支持者認為這有助於發展台灣水果外銷、振興台灣經濟。然而近年來,台灣水果產業的發展幾乎是依附在兩岸政治關係的基礎之上,若這樣的關係持續加深,將為台灣水果產業埋下崩盤的種子。

快速飆升的水果外銷 扣掉中國我們還剩什麼

台灣水果歷年各國出口額

根據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,台灣水果去(2018)年外銷總額突破1億4千萬美元,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高,相較前(2017)年成長超過3千萬美元,幅度達28%。

近年水果外銷市場看似蓬勃發展,但其實大部分的成長皆來自中國市場。以去年的成長額度為例,中國就佔去2千多萬美元,超過成長額度的7成。而現在台灣出口的水果,有超過7成5都是送往中國,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不斷攀升。

若將時間軸拉長至十多年間,台灣水果在扣除中國市場後,外銷至其餘國家的總和不僅沒有增長,甚至出現節節敗退的傾向。

自從1989年經濟部有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後,可以觀察到日本一直是台灣水果最重要的出口國,連續24年佔據出口額首位,單年度最高出口額曾達到9千8百萬美金,佔當年度台灣總出口額的84%。直至近年中國市場快速崛起,政策性採購加上民間需求增加,中國在2013年正式超越日本,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國。

在2013至2018的六年間,台灣水果出口至中國的金額,以每年平均25%的成長幅度飆升,整個水果出口產業如輛高速列車,直直衝往中國,在快速擴張的同時,也不得不面對高度集中市場帶來的風險。

水果農業為國家命脈 竟繫予政治對手

「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產業。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農業,別的國家要打你很簡單,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士吳明澤說明:「不需要槍砲彈藥,只要把你圍起來,讓糧食進不來就好。」

因此,一個國家的農業發展攸關國家安全層次上的問題,無論一個國家的農業在全球經貿體系下的比較利益再低,仍應維持其基本運作與糧食自給率。

然而當前台灣水果業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高度上升,「甚至可以說過度集中在中國。」吳明澤進一步分析:「以前水果可能主要銷日本,剩下銷東南亞;但現在中國需求慢慢起來,加上政治上(兩岸友好單位)幫忙牽線的結果,農產品就慢慢往中國那邊靠。」

中國雖然從2004年就成為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出口國,但占比自從2007年突破15%,成長幅度就逐漸趨緩,雙方供需狀況已大致穩定。然而台灣水果業是在2008年後才迅速飆高,呈現對中國高度依附現象,可見政治力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台灣總出口依賴度前10名

台灣水果依賴度歷年趨勢

2004年,中國新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上任,當年適逢陳水扁連任總統,兩岸關係進入全新的對峙階段,中國當局認為在當時的政治局勢下,反獨工作比促統更重要,因此明確拒絕有台獨意識、背景的人士通商來往。

而中國為進一步收服台灣民心,也制定了「三中」政策,針對對中國好感度不高的「中」南部、「中」低收入以及「中」小企業民眾進行攏絡,以爭取過去反對中國的民眾支持。

因此,台灣中南部地區的農民就成為中國重點統戰對象,他們在2005年以「兩岸沒有實施大三通,導致農產品進出口過程中無法保鮮」為題發揮,迫使扁政府必須面對廣大農民與盤商的不滿與異議,不過當時的政府並沒有做出太大的妥協,台灣媒體對於兩岸民間農業經貿活動也多持負面態度。

所以,當時台灣水果產業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仍長期維持在12%左右,直到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,恢復兩岸官方交流,簽署大三通及食品安全協議、《兩岸經濟合作協議(ECFA)》等讓利合作條約,導致台灣水果業在這八年間對中國的依賴度暴漲至2016年的76.8%。

台灣前兩大外銷水果 鳳梨、釋迦九成七出口中國

根據農委會今年三月的最新數據顯示,台灣農產外銷產值前三名分別是鳳梨、釋迦以及芒果,而財政部關務署也指出,除了第三名芒果主要的出口地是日本、韓國以外,鳳梨和釋迦的主要出口地皆為中國,且近三年的依賴度都落在95%~98%。

台灣前三大外銷水果依賴中國市場程度

可想而知,若中國市場有任何風吹草動,台灣水果產業都將為其所動搖。

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,兩岸的水果貿易並非建立在穩定、永續性高的自由市場經濟中,除了兩岸當前摧枯拉朽的政治關係外,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逐漸停緩、美中貿易戰升溫,國際貨幣基金IMF即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,這些因素將導致全球經濟惡化、不確定性提高。

「不管政治上、或中國本身經濟問題,對我們都會造成非常嚴重影響,」吳明澤指出:「甚至可能像日本以前一樣,(經濟)衰落一、二十年。」

兩岸水果進出口依賴度比較

我們緊緊抱住的外銷市場寶地 真的需要台灣水果嗎?

反觀中國,對台灣水果的需求程度,其實遠遠不及國內水果外銷對岸的依賴度。

統計2009至2018十年內兩岸對彼此的水果出口/進口依賴度發現,中國對台灣水果的進口依賴度始終未超過總進口值的5%。就中國進口各項水果種類的資料顯示,東南亞、中南美洲各國家是將水果銷往中國的主力輸入區域。這些國家由於土地面積廣大,有計劃地種植水果農作,加之國內產業鏈早已建構起的專業生產線,因此能每年穩定出口大量、品質優良的熱帶水果。

撇除政治意涵介入,單就經濟層面中的比較利益角度來看,台灣作為一水果出口國,若無法長期輸出品質穩定的水果作物,原先在中國進口貿易網絡就相對弱勢的地位,處境將會變得更加嚴峻,隨時可能被其他熱帶水果出口大國取代。

吳明澤也提到,當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度持續以飛快的速度上升、過度集中對岸市場,國內市場、產業結構也都慢慢調整到配合中國步調時,「一旦中國經濟崩潰,台灣失去那麼大、可以依賴的出口寶地,要再找到一個可以取代中國的市場非常困難,而且也不一定符合國內產業需求。」若想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窘境,就必須分散出口市場。唯有開啟新的外銷市場,才能分散風險,降低台灣對中國過高的出口依賴度。

台灣水果外銷佔總產值比例圖

過譽的水果王國 不得不出口中國的處境

台灣在國際上享譽「水果王國」美名,每年高達上億元商機 ,卻不難發現我們的水果往往大量銷向單一國家,而高依賴度的背後其實是受限於台灣農業的發展困境。

「農民的心態是把外銷當成滯銷的出口」長期關注農業議題的資深記者汪文豪感嘆道。台灣水果品質的不穩定,造成對日本市場出口逐年失利,加上缺乏計劃性生產,往往將外銷當成內銷不力後的次要手段。汪文豪也指出,基礎設施建置不善更是台灣欲外銷水果的硬傷,即便具備品種研發的優勢,後端採收後處理 、冷鏈物流技術卻相當不完善,物流運輸仍仰賴人工,作業流程粗糙傳統,造成水果損傷率升高。

「中國是把我們當成國內,所以對我們的出口水果檢疫標準相對寬鬆」汪文豪表示,檢疫在水果外銷貿易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,因農產品最重要的保持鮮度,冗長的檢疫流程會造成水果品質下跌,進而影響到品牌與價格。但他認為這是中國利用海關檢疫作為政治控制的手段,相較於美日檢疫規定,中國的規定較為寬鬆,成為吸引盤商的最大誘因,小三通時,政治狀況穩定,實施少量抽檢快速通關,一旦兩岸關係緊張,就嚴格抽查,造成不少水果被拒絕入關或當地銷毀。

對此,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檢疫組則說明,中國對台的規範向來遵守WTO食品衛生檢驗及動植物檢疫協定(SPS),強調檢疫過程都需根據科學試驗,並無因政治因素而有變化。他也解釋檢疫規範並無寬鬆問題,普遍依據各國環境條件來設置,中國因為氣候條件與台灣較為接近,所以對於水果的限制才會相較日本、美國減少許多。

檢疫規定鬆緊與兩岸政治關係的關聯性難以被證實,不過長期以來台灣水果外銷高度仰賴單一國家確是一大隱憂,汪文豪解釋,要開啟新的外銷對象並不容易,不僅仰賴政府談妥貿易協定,農民必須費時研究當地法規、進行技術升級,也可能要承擔額外風險,因此各國複雜的防疫規範常使農民望之卻步,不願意投資基礎設,造成農產品習慣性地銷往中國。

外銷動能不足 專家提出關鍵三解方

想要解決水果外銷過度集中單一市場的問題,汪文豪就他的觀察,給出三項關鍵解方:第一,提升水果採後處理技術、改善冷鏈物流管理。「冷鏈管理(cold-chain management)」是基於農產品從田間採收後,為維持其品質與新鮮度所發展出的技術。專擅園產品採後技術的農業試驗所作物組助理研究員徐敏記強調,冷鏈管理注重的是,從產地、物流運輸、通路、最後送至消費者手上的整趟流程,作物必須保持在一穩定低溫的貯藏環境,以維存其良好品質,這一連串的步驟合稱為「低溫品質保障體系」。

徐敏記進一步提到,在冷鏈管理體系中,決定作物保存好壞至關重要的環節,就是在剛被採收下來的「產地」階段,是否即能得到妥善的預冷處理(pre-cooling treatment)。若在產地預冷狀況不佳,連帶地在後續物流運輸端就無法維持作物新鮮度,導致腐敗、未熟或過熟等情形出現。冷鏈管理之於外銷的重要性,就在於作物從產地輸送至國外,花費時間要比從產地送到國內傳統市場、大賣場來得更長些。對於保存時限短、低貯運性的作物來說,如果未受到良好的預冷管控,在不同環境的溫度波動下,可能導致病腐情形發生,更遑論要如何將這些賣相不佳、內部腐壞的作物銷往世界各地。

然而,國內水果產業型態以小農種植為主,個體戶果農根本負擔不起動輒幾千萬台幣的預冷技術設備,加上水果每年外銷產值僅佔總體產業10%以下,若上至政府、下至農民都未將外銷視為未來產業發展的可能主力,要想將冷鏈管理技術普及至所有農戶,就會是一門十分困難的課題。

徐敏記舉毛豆、萵苣為例,這兩項分別是台灣外銷日本的冠、亞軍作物。由於日本對於進口農產品的嚴格檢疫標準,本土毛豆、萵苣產銷業者因而更加注重落實整套「低溫品質保障體系」。優良的品質水準,不但為其贏得「台灣綠金」美名,單是去年(2018)貿易額就高達8118萬美元(約新台幣24.5億元),年年繳出漂亮外銷成績單。因此,台灣若想開拓水果外銷市場,冷鏈管理絕對是必須打好的根基。

第二,確認國內水果外銷定位,因應不同出口市場調整外銷策略。「市場區隔(Market Segmentation)」是每個商業行銷策略背後一定會運用的概念,意指依據目標消費者/消費市場不同做區隔,再為品牌、產品找到相對應的市場定位。將此概念運用在水果外銷策略亦同。國內看待水果出口貿易,向來使作在本土市場滯銷後才選擇的第二手段,然而,有計劃的在產季前就先劃分清楚專種外銷或內銷的果園,依據不同國家的消費偏好,栽植外型、風味、品種各異的水果,才能真正切合市場需求,創造外銷商機。汪文豪提醒,區別目標市場的最終目的,並非是將所有外銷水果都改為具高經濟附加價值種類,而是要懂得因地制宜。

另外,吳明澤也直言,台灣須重新檢視自身看待國際貿易的態度,「我們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去規劃政策。舉例來說,我們想賣東西到東南亞國家,可是卻不買他們的東西;我們把台商、台企布局到東南亞去,卻沒有對等開放東南亞的廠商來台投資。」換位思考,當今日台灣想將水果外銷到國外,勢必得認清在貿易談判桌上必須做出的退讓。

第三,組戰隊共同進攻勝過打個人仗。汪文豪以前面提及的毛豆為例,背後即是由諸多食品廠共組「台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」(以下簡稱冷凍蔬果公會)。當豐沛的資源、人力到位,公會成員又對外銷前景有共同理念,就能發揮足夠的力量去規劃、擬定縝密的外銷策略。為了維持日本對台灣高品質毛豆的需求動能,冷凍蔬果公會也定期赴日考察當地最新的政策法規、環境變化,時時留意其檢疫標準,以持續強化本土毛豆在國際上的高競爭力。同理,如能集結各地區果農、盤商,適地籌組公會,規劃專業生產線,綜合以上提到的冷鏈技術提升、找到目標市場並進行市場區隔,如此一來,產出高品質水果,台灣不僅能在國際間取得較好的議價能力,更能積極開拓有別於中國之外更多的新興市場。

回過頭檢視所謂的「貨出去,發大財!」口號,的確,就數據顯示,台灣近十幾年來屢次繳出亮眼的水果外銷成績,從正面意義來看,中國市場在這之中功不可沒。「發大財」雖是部分人民殷殷冀望的目標,然而,在兩岸政治情勢如履薄冰的此刻,千萬不可忽視將水果傾銷至單一市場所須承受的風險。若想要台灣水果外銷走在穩健的發展道路上,產、官方必得把眼光放遠,積極開拓多角化的海外市場環境,否則在不遠的未來,台灣水果終將成為外銷失控天秤上的犧牲品。